中国RoHS全称是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它通常被业界简称为“中国RoHS”。
这一管理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制定,旨在控制和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电器电子行业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
中国RoHS全称的法律依据与出台背景
中国RoHS全称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其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该办法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并于2007年3月1日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在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它的出台是为了应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问题,并与欧盟RoHS指令等国际法规相接轨,旨在减少电子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中国RoHS全称的核心内容与限制物质
中国RoHS全称所涵盖的核心内容是对电子信息产品中六种有害物质的限制使用。
这六种物质与欧盟RoHS指令初期控制的物质相同,包括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6+)、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
管理办法要求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电子信息产品,必须标注是否含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并对其含量进行严格管控。
中国RoHS与欧盟RoHS的异同
虽然中国RoHS全称所限制的物质与欧盟RoHS指令相同,但两者在实施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欧盟RoHS采取的是“一刀切”的禁止模式,即原则上均质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而中国RoHS则采用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要求企业进行“自我声明”,通过贴附环保使用期限标识和披露有害物质信息;第二步则是对列入《达标管理目录》的产品实施严格的强制性认证(CCC认证),要求其有害物质含量必须低于限值。
中国RoHS全称的标识要求
根据中国RoHS全称的要求,生产者必须在其产品上贴附清晰的标识。
最常见的便是“绿色e标”和数字环保使用期限标识,它向消费者明示了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发生外泄或突变的环境保护期限。
此外,产品还需提供包含所有六种有害物质名称与含量的表格,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中国RoHS的适用范围与最新发展
中国RoHS全称最初主要适用于“电子信息产品”,其范围由专门的《电子信息产品分类注释》进行界定。
2016年,工信部发布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将适用范围从“电子信息产品”扩大到了“电器电子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型的电器和电子设备,因此被称为“中国RoHS 2.0”。
此后,官方陆续发布了多批《达标管理目录》,对目录内的产品(如电冰箱、洗衣机、空气调节器等)实施强制性的合格评定制度。
遵守中国RoHS全称要求的重要性
对于在中国市场生产、销售电器电子产品的企业而言,严格遵守中国RoHS全称的要求是法定义务。
不合规的产品将面临无法进入市场、被处以罚款甚至被召回的风险。
同时,合规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绿色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总结
总而言之,中国RoHS全称《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及其后续扩展法规,是中国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法规。
它通过限制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
相关企业必须密切关注其最新动态和目录更新,确保产品的全程合规。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作者及发布平台对因参考本文内容而采取任何措施或决策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相关法规政策请以官方最新发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