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 26262标准:汽车功能安全的基石与全面解析
ISO 26262标准是全球汽车行业内公认的、针对道路车辆功能安全的最重要国际标准之一。
它源于更广泛的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IEC 61508,并根据汽车行业的特定需求和复杂性进行了量身定制。
该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和方法,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流程和严格的要求,将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因故障行为而引起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从而保障驾驶员、乘客以及道路其他参与者的安全。
二、ISO 26262标准的诞生背景与演进历程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现代车辆中电子电气(E/E)系统的复杂性和集成度呈指数级增长。
从最初的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到如今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技术、复杂的信息娱乐系统和线控系统,软件和硬件在车辆中扮演着越来越关键的角色。
这种复杂性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任何一个电子元件的随机硬件故障或软件的系统性故障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汽车行业迫切需要一套专门的标准来指导和安全相关系统的开发过程。
于是,ISO 26262第一版于2011年正式发布,成为汽车功能安全的里程碑。
2018年,该标准更新至第二版,扩展了适用范围,不仅涵盖了乘用车,还包括了卡车、公交车和摩托车等所有类型的道路车辆,并针对半导体开发、摩托车相关主题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强化,使其更能适应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三、核心概念:功能安全与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
理解ISO 26262,首先必须掌握其两个核心概念:功能安全和ASIL。
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指的是不存在由电子电气系统的功能异常表现引起的危害而导致的不合理风险。
它关注的不是机械断裂或触电等直接物理危害,而是系统或组件功能失效后可能引发的间接危害。
ASIL(Automotive Safety Integrity Level),即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是ISO 26262标准中用于评定风险等级的关键机制。
通过对危害事件进行严重度(Severity)、暴露度(Exposure)和可控性(Controllability)三个维度的评估,最终确定其ASIL等级,分为QM(质量管理)、A、B、C、D五个级别,其中ASIL-D代表最高等级的安全要求,需要最严格的安全措施来确保风险被充分降低。
四、ISO 26262标准的主要框架与内容概览
ISO 26262标准不是一个单一的文件,而是一个由12个部分组成的完整系列标准,涵盖了功能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
第1部分:术语(Vocabulary)定义了整个标准中使用的关键术语。
第2部分:功能安全管理(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safety)规定了在项目层面和公司层面如何组织和管理功能安全活动。
第3部分:概念阶段(Concept phase)包括项目定义、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RA)以及确定ASIL等级和安全目标。
第4部分:系统层面的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 at the system level)涉及技术安全要求的定义、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集成和测试等。
第5部分:硬件层面的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 at the hardware level)涵盖了硬件安全要求的推导、硬件设计、硬件架构度量评估(如单点故障度量SPFM、潜伏故障度量LFM)和硬件随机失效概率计算(PMHF)。
第6部分:软件层面的产品开发(Product development at the software level)详细规定了软件安全要求的定义、软件架构设计、单元设计与实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验证。
第7部分:生产、运行、服务和报废(Production, operation, service and decommissioning)确保功能安全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得到维持。
第8部分:支持过程(Supporting processes)包括需求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验证、文档化等通用支持流程。
第9部分:以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为导向和以安全为导向的分析(ASIL-oriented and safety-oriented analyses)提供了如故障树分析(FT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分析方法论指导。
第10部分:指南(Guideline)为其余各部分提供了补充性解释和示例。
第11部分:半导体应用指南(Guideline on application of ISO 26262 to semiconductors)是针对第二版新增内容的详细解读。
第12部分:摩托车的应用(Adaptation of ISO 26262 for motorcycles)同样为第二版新增,将标准适用范围扩展至摩托车。
五、为何ISO 26262对汽车行业至关重要?
首先,它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必要手段。
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识别和 mitigating(缓解)风险,该标准直接致力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免受因技术故障带来的伤害。
其次,它已成为全球汽车供应链的通用语言和准入门槛。
主机厂(OEM)通常要求其供应商,尤其是一级、二级供应商,必须遵循ISO 26262标准来开发安全相关的零部件,否则将无法进入其供应链体系。
再次,合规性有助于规避法律和财务风险。
在产品因功能安全缺陷而导致事故时,证明其开发过程符合ISO 26262标准可以作为尽职调查的有力证据,从而减轻法律责任和巨大的召回成本及品牌声誉损失。
最后,它推动了整个行业工程技术能力的提升。
实施ISO 26262促使企业建立更严谨的工程开发流程、更完善的需求管理和追溯体系,以及更强大的测试验证能力,这最终会提升整个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六、实施ISO 26262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ISO 26262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但其实施过程也充满挑战。
高昂的成本与资源投入:完全符合标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包括培训员工、引入专业工具链、进行额外的测试和文档工作等,这对许多企业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流程与文化的变革:实施ISO 26262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更是一场深刻的组织流程和文化变革。
它要求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职能的安全团队,并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新技术的适配性:随着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复杂传感器和V2X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ISO 26262标准在应对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未知风险时,也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需要演进的压力。
展望未来,ISO 26262标准本身也将持续演化。
其与新兴标准如SOTIF(预期功能安全,ISO 21448)和网络安全(ISO/SAE 21434)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共同构成确保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全面安全的“铁三角”。
标准的内容也将不断更新,以更好地覆盖AI算法的安全论证、预期功能安全的处理以及更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保证等新领域。
七、结论
总而言之,ISO 26262标准已经确立了其作为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功能安全开发黄金准则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它不仅仅是一套书面要求,更是一种工程哲学和实践框架,引导着整个汽车行业以更负责任、更系统化和更可靠的方式设计和制造产品。
对于任何参与汽车研发、制造和测试的组织或个人而言,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ISO 26262,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能力。
随着汽车向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方向的不断迈进,ISO 26262所倡导的功能安全理念将继续为我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文作者及发布平台不承担因参考本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