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医疗器械分类规则

·

欧盟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是进入欧洲市场前必须理解的核心法规框架,它依据产品的风险水平、使用目的及技术特性将医疗器械划分为不同类别,以确保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相应程度的监管。

这些分类规则主要载于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Regulation (EU) 2017/745)的附录VIII中,取代了原先的医疗器械指令(MDD),并引入了更为严格和细致的分类要求。

制造商必须准确判定其产品的类别,因为这将直接决定符合性评估的路径、需要提供的技术文件深度以及公告机构参与的强制性程度。

欧盟医疗器械分类的核心规则与类别

欧盟MDR将医疗器械分为四大类:I类(包括Is(无菌)、Im(测量功能))、IIa类、IIb类和III类,类别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监管也越严格。

分类并非凭主观臆断,而是基于一套详尽的分类规则,这些规则共包含22条,针对不同特性的产品制定了具体的划分标准。

规则的应用取决于多个关键因素,包括器械与人体接触的持续时间、是否具有侵入性、是否含有药物成分、是否利用动物源性组织以及是否具有诊断或治疗功能等。

例如,旨在用于心脏或中枢神经系统的侵入性器械通常被划分为III类,而大多数非侵入性器械则可能属于I类或IIa类。

软件作为医疗器械(SaMD)的分类也日益重要,其风险等级取决于软件用途所决定的信息对于临床决策的影响程度。

分类规则的具体应用与案例分析

应用分类规则是一个逐步推理的过程,制造商需首先确定器械的预期用途,然后逐一比对22条规则,找到最适用的一条,从而确定其类别。

以手术手套为例,它是一种无菌器械,并且是侵入性器械(规则5),因此被划分为IIa类,而非普通的I类器械。

再以髋关节植入物为例,它是一种外科侵入性器械,旨在通过骨结合长期替代关节功能(规则8),因此被划分为IIb类。

而一款用于诊断糖尿病的血糖仪,因其具有测量功能(规则11),即使本身不侵入人体,也被划分为IIb类,风险较高。

对于由药物和器械组成部分组成的产品,即药械组合产品,其分类更为复杂,需根据其主要作用模式来判定适用药品法规还是医疗器械法规。

分类流程与公告机构的作用

医疗器械的分类责任在于制造商,制造商必须根据MDR附录VIII的规则进行自我评估,并记录其分类决策的理由。

对于I类(非无菌、无测量功能)器械,制造商可进行自我符合性声明,无需公告机构介入,但仍需准备完整的技术文件。

对于IIa、IIb、III类以及Is、Im类器械,制造商必须选择一家欧盟授权的公告机构,由其审核技术文件和质量管理体系,并颁发CE证书。

公告机构会严格审查制造商的分类结论,若分类错误,符合性评估过程将无法继续进行,可能导致项目延误或认证失败。

在存在疑问或复杂情况下,制造商可以向成员国的主管当局申请咨询程序,以获得关于分类的官方意见。

正确分类的重要性与常见挑战

正确的分类是成功获得CE标志、进入欧盟市场的基石,分类错误会直接导致选择错误的符合性评估路径,使整个认证工作推倒重来。

分类过高(如本应是IIa却划分为IIb)会导致不必要的、成本高昂的合规要求,增加企业的负担和时间成本。

分类过低(如本应是III类却划分为IIb)是极其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产品被认定为不合规,面临市场召回、法律诉讼和巨额罚款的风险。

常见的挑战包括对“短暂”、“短期”、“长期”持续时间定义的误解,以及对器械主要作用模式的判断失误,特别是在新技术领域。

制造商应密切关注欧盟官方发布的医疗器械协调组(MDCG)指南文件,这些文件为分类规则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解释和案例。

总结与建议

总而言之,欧盟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是一个基于风险的、复杂的系统,要求制造商深入理解其产品的技术特性和临床预期用途。

建议制造商在项目早期就投入资源进行准确的分类判定,可以借助内部专家、外部咨询顾问或公告机构的预咨询服

务。

详细记录分类决策的过程和理由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技术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后续监管问答中的关键证据。

随着MDR的全面实施,监管趋严,对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要求更高,企业必须给予其最高程度的重视。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本文作者及发布平台不承担因参考本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