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证怎么看是几类的

·

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境内合法上市销售的必要凭证,而注册证上明确标注的管理类别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风险等级和监管要求。

对于医疗器械从业者、医疗机构采购人员乃至普通消费者而言,快速准确地识别注册证上的类别信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一、为何要关注医疗器械的管理类别?

中国的医疗器械根据风险程度由低到高,分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并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较低,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具有中度风险;第三类则具有较高风险,二者均需进行产品注册。

类别不同,其注册审批的严格程度、临床评价要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及上市后的监管力度都有显著差异。

因此,看懂注册证上的类别,是判断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的第一步。

二、如何从医疗器械注册证上识别管理类别?

医疗器械注册证格式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制定,其上的信息清晰且规范。

要查看类别,最直接、最权威的方法就是找到注册证上的“批准日期”及之后的内容,通常会明确写出“本品经审查,准予注册。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XXXXXXXXX”这样的字样。

而最关键的信息就隐藏在“注册证编号”当中。

三、解读注册证编号的“密码”

中国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有一套特定的编码规则,其中第一个字符就代表了产品的管理类别。

注册证编号通常由“注册审批部门所在地简称”(如国、各省简称) + “注册形式”(准、进、许) + “首次注册年份” + “产品管理类别” + “产品分类编码” + “首次注册流水号”组成。

我们重点关注编号中的第5位数字,它就是类别标识符:如果第5位是“1”,则代表该产品为第一类医疗器械;如果是“2”,则代表第二类医疗器械;如果是“3”,则代表第三类医疗器械。

例如,注册证编号为“国械注准20223130456”,其第5位数字是“3”,这就明确表示该产品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

四、其他辅助判断方法

除了直接解读注册证编号,还可以通过注册证上的其他信息进行辅助判断。

注册证上会明确列出“产品管理类别:第X类”的字样,这是最直观的表述方式。

此外,注册证的审批部门也有所不同:第三类医疗器械和进口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发证;国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证;第一类医疗器械则进行备案。

因此,查看发证机关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还是“XX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能为判断类别提供线索。

五、查询与核实渠道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最终核实。

您可以访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进入“数据查询”栏目下的“医疗器械”类目,输入注册证编号或产品名称进行查询。

官方数据库会显示该产品最权威、最全面的注册信息,包括管理类别、结构特征、适用范围、有效期等,这是辨别真伪、核实信息的金标准。

总之,查看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管理类别,核心在于识别注册证编号中的第5位数字。

掌握这一简单技巧,就能快速对医疗器械的风险等级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在进行采购、使用或投资决策时,务必养成先查验证书、看清类别的习惯,以确保合规与安全。

免责声明:仅供参考,本文作者及发布平台不承担因参考本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责任。